详细内容

为啥有着4个及以上研究热点的课题更难拿到立项中标

为啥有着4个及以上研究热点的课题更难拿到立项中标

 

随着众多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和药师等的科研水平提升,这个现象也越来越普遍:本子总体水平大幅提升,但也越来越像,区分度则越来越低。而与此对应的现象是:评审意见中的3B型意见也越来越多。

 

换句话说,更多的本子进入了一个困境:大家都很优秀了,但就是拿不到项目,这就是我们说的内卷。

 

临床医学课题结题服务图.png


很多人把原因归咎于人为因素和运气,还有人认为是前期基础不够好,这些原因都是在理的,不过我们说另外一个角度:

 

扎堆的热点组合会带来什么问题?

 

为什么套路化的设计越来越难中标?

 

我们先看一下很多本子的选题和研究内容特点:

 

1. 一般临床选题上不太会有特色,常以疾病的发生发展为切入点,这个问题我们在之前推文中分析过:避坑指南:项目被毙的最常见问题有哪些?;

 

2. 基础研究部分,已经从单个科研热点卷到多个科研热点的组合了,比如之前是一个铁死亡,现在已经是2-3个热点了,研究内容越来越多、故事越来也越复杂,但就是很难中标。

 

下面我们看一个例子,是一位医学研究者让牛启生物团队老师们给分析没有中标的原因。他研究方向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免疫调控机制,涉及到45个“热点”:糖酵解、组蛋白乳酸化修饰、m6A甲基化修饰、细胞自噬和小胶质细胞M1极化。

 

基本框架是:糖酵解增加——组蛋白乳酸化增加——m6A修饰酶增加——细胞自噬基因增加——小胶质细胞M1极化。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都惊呆了:国家青年课题基金项目都这么卷了吗?

 

医学研究者:没办法啊,要创新就得往热点上靠啊,而且我们隔壁课题组也是差不多,还发了10+文章呢!可这个主题我报了两年都没拿到,我还有27-8分的文章。

难道是基础还不够?或者要换成更新的热点?

 

我们:专家评审意见怎么说呢?

 

医学研究者:几个专家意见差别还蛮大的。

专家12估计是临床专家,说是有一定创新性、研究价值那种,就是你们说的经典B打分;专家3应该是基础专家,说研究内容太多,青年项目不够资助、设计的环节太多;逻辑不够严谨,各个节点之间的联系要加深。

专家3应该是给的C,也就是BBC,应该没有上会。专家3说的内容太多还好理解,逻辑不够严谨节点的联系要加深怎么说呢?

 

我们:具体说起来问题很多。假说框架是糖酵解增加——组蛋白乳酸化增加——m6A修饰酶增加——细胞自噬基因增加——小胶质细胞M1极化。

 

那乳酸增加能不能直接影响自噬或者M1极化基因表达呢?比如自噬蛋白直接发生乳酸化修饰?

 

通过这个例子,你对项目设计是否有新的看法呢?

牛启生物课题服务.jpg


扫一扫咨询合作

联系热线:0755-23207417

公司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沙松路世纪万家大厦4F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0755-23207417
勇敢牛牛 不怕困难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CLOUD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