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报国家青年课题追哪样的热点合适申报国家青年追哪样的热点合适
对青年项目来说最重要的三个要素是:运气、前期基础和本子质量。 从这两年医学研究学者们的反馈来看,运气成分占比越来越大,体现在前期基础(相同领域)上就是:2篇10分以上文章的基础依然不能获得资助(有坑要填),而前期基础并不是特别好的依然能获得资助。 除了单纯的运气成分外,本子好坏的确是青年项目能否获得资助的关键原因,毕竟青年项目的人为因素还是少很多,所以大家不要一味迷信“打招呼”和“大文章”,有很多时候本子好好用心打磨很重要(青年项目)。 下面我们说青年项目最重要的部分:选题。 这个部分是最重要,但也是很多同学忽视的地方。 随着项目申请越来越卷,牛启生物建议大家需要站在更长远的时间线看“选题”,而不仅是一个青年项目,我们在“有8篇SCI的前期基础申请国青没中标的原因分析?”中提到一个概念:科研标签。 所以在选题时,要慎重考虑的是:选题的方向是否具有持续性? 也就是说,如果项目获得资助,且3年结题后再报面上项目的时候,这个选题是否还能继续做?因为面上项目与青年项目不同,很看重前期的基础积累,而且很看重在某个领域的深耕细作。 所以,青年项目选题的时候可以有“天马行空”的想法,创新性及本子背后体现的科学素养是重点;但如果都到面上项目了,就尽量不要在选题上纠结了,代表作就是你的科研标签,延续性的申请就行了。 (当然如果你说,我不考虑那么多,有个青年项目就可以躺平了,那当我白说。)
我们再回过来看题目中的问题:申报国家青年追哪样的热点合适? 综合下来至少有这么两点: 1)3年后还可以继续做,也就是说你的确看好这个领域或者对这个方向感兴趣,而不是单纯追热点的心态,因为热点每年都在变; 2)你选题做的热点不是大家都挤破头在关注的,原因见:“科研内卷形势下,意识到这个重要性将大大提升中标概率!”。 标准已经说的比较清楚了,最后给大家一些具体建议: 1.选好研究的临床问题(这里又有坑); 2.把近两年好的期刊(为了打开思路,多看看国外的研究)上发的文章做梳理; 3.先把公众号上宣传最猛的热点相关的文章排除掉; 4.看看你发过的文章能与哪项研究比较相关,并思考如果就这个方向做5年深入研究的话,能有哪些优势,有哪些劣势,做进一步的筛选。
当然,标书写好了、文章也高质量发表了,那在深自然、广州市科创委基金、省中管局基金课题和省自然等省市基金课题的申报立项中标肯定是无往而不利。 当拿到省市级及以上课题后,将非常有利于快速采稿发表高质量论文。当快速录用发表医学或护理论文后,对于医生、护士、药师们等晋升高级职称也将十分有帮助,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特别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医院的医生、护士、药师们等的高级职称晋升特别卷,有课题、文章也是能大大加分。另有一部分医生申报基金课题是为了科室建设用,还有一部分早已是高职称的主任医生申报课题,特别是国自然则是为了荣誉而努力。
|